2025 年初,手機市場迎來一波新機潮,涵蓋 AI 旗艦與中階熱銷機型。華碩 Zenfone 12 Ultra、小米 15 Ultra 率先亮相,三星、Google、蘋果等品牌也將推出升級版中階手機。以下整理五大品牌新機重點。
華碩 Zenfone 12 Ultra:AI 旗艦攝影新標竿(2/6 發表)
Zenfone 12 Ultra 預計於 2025 年 2 月 6 日發表,定位為 AI 旗艦攝影手機。
- 機身設計:延續前代風格,保留 3.5mm 耳機孔,正面採中央挖孔前鏡頭,背面相機模組略有調整,並提供綠色、粉色和黑色三種顏色選擇。
- 螢幕:採用 6.78 吋 Samsung E6 AMOLED 面板,解析度 2,400 × 1,080 pixels,支援 1~144Hz 更新率,日常使用達 120Hz,峰值亮度達 2,500 nits,提供流暢且明亮的視覺體驗。
- 核心規格: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記憶體配置 12GB 或 16GB RAM,內存最高達 1TB,並採用 LPDDR5X RAM 及 UFS4.0 儲存技術,確保高速運行。
- 相機:主打 AI 攝影,搭載 5,000 萬畫素 Sony Lytia 700 主鏡頭,支援高動態範圍拍攝,並配備 1,3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及 3,200 萬畫素長焦鏡頭,支援 3 倍光學變焦。前鏡頭同樣為 3,200 萬畫素,提升自拍及視訊品質。
- 電池容量:預計為 5,500mAh 或 5,800mAh,支援 65W 有線快充及 15W 無線充電,提供持久續航。
- 系統:搭載 Android 15,具備 IP68 防塵防水等級,並可能內建即時通話翻譯功能。
- 性能測試:Geekbench 6 單核心跑分為 3,155,多核心跑分為 9,949,展現旗艦級效能。整體來看,Zenfone 12 Ultra 在規格上與 ROG Phone 9 相似,但更強調 AI 攝影與智慧應用,而非遊戲性能。
小米 15 Ultra:2 億像素長焦挑戰「演唱會神器」(3/3 全球發布)
Xiaomi 15 Ultra 以強悍的相機規格成為市場焦點:
- 主鏡頭採用 50MP Sony 1 吋 Lytia LYT-900 感光元件。
- 超廣角鏡頭則搭載 50MP Samsung ISOCELL JN5 感光元件
- 3 倍長焦鏡頭同樣為 50MP,採用 Sony IMX858 感光元件。
- 最受矚目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則擁有高達 200MP 解析度,搭載 Samsung ISOCELL HP9 感光元件,支援 4.3 倍光學變焦,並傳聞具備 5 倍光學變焦與 10 倍無損變焦能力。

Xiaomi 15 Ultra 預計於 2025 年 2 月底(2/24~2/28)在中國正式發表,隨後於 3 月 MWC 2025 全球亮相,或是採取全球同步發表策略。此外,Xiaomi 也計劃推出專業攝影手把(攝影套組),該配件已通過中國 3C 認證,內建行動電源功能,進一步提升手機的攝影能力。
目前 Xiaomi 15 Ultra 的售價尚未確定,但根據市場推測,其價格可能比前代機種略有上漲,預估漲幅約在 200~500 人民幣之間。
- 硬體規格:Xiaomi 15 Ultra 預計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旗艦處理器,提供強勁的效能支援。
- 記憶體與儲存空間:標準版本為 16GB RAM + 512GB 儲存,國際版則可能提供 16GB + 1TB 的選擇。
- 電池容量:預計介於 5,450mAh 至 6,000mAh 之間,並支援 90W 有線快充與 50W 無線充電,另有傳聞指出無線充電可能提升至 80W。
- 系統方面:Xiaomi 15 Ultra 將運行最新的 Android 15,並搭載 Xiaomi HyperOS 2.0,提供流暢的使用體驗。
- 外觀與設計:Xiaomi 15 Ultra 機身預計採用仿皮革材質,並提供黑色、白色與銀色三種配色選擇。此外,Xiaomi 15 Ultra 的相機模組採金字塔型排列,補光燈移至頂部,鏡頭模組更加入紅色裝飾環,展現獨特設計美學。
- 防塵防水等級:達 IP68,甚至可能升級至 IP69,進一步提升耐用性。
- 螢幕部分:該機型將配備 6.73 吋、3200×1440 解析度的挖孔式螢幕,支援 120Hz 更新率,並採用四等深微曲面設計,提供更佳的視覺與手感體驗。
三星 Galaxy A56:新一代中階暢銷冠軍(3 月發表)
三星即將推出的 Galaxy A56 5G,作為台灣中階熱賣第一名的 A55 的繼任者,在性能、充電技術與相機規格上皆有所升級,同時延續 A 系列一貫的時尚設計。

- 處理器升級:搭載 Exynos 1580 處理器 (s5e8855),Geekbench 跑分顯示 單核 1,353 分,多核 3,832 分,效能較前代提升。
- 更大電池容量:內建 4,905mAh 額定電池,預計典型值為 5,000-5,100mAh,續航力表現優異。
- 超快充電技術:支援 45W 有線快充 (10V/4.5A),充電速度超越部分旗艦機型,如 Galaxy S25(僅支援 25W)。
- 大尺寸高刷新率螢幕:採用 6.6 吋 FHD+ Super AMOLED 螢幕,支援 120Hz 更新率,帶來更流暢的視覺體驗。
- 設計延續:維持 「挖孔」螢幕、「Key Island」按鍵佈局 及 平面背蓋,質感細膩且時尚。
- 新相機模組設計:主相機採 長條橢圓形模組,與早期 Galaxy A50 設計相似。
- 多樣配色選擇:可能提供 冰藍莓、蘇打藍、雪沙紫、凍檸黃 等多種顏色,符合年輕市場需求。
- 高畫素主鏡頭:主鏡頭預計 繼續採用 5,000 萬畫素,拍攝細節更清晰。
- 前鏡頭升級:自拍相機傳聞將提升至 1,200 萬畫素,提供更細緻的自拍品質。
- 最新 Android 15 系統:搭載 One UI 7,操作體驗更流暢且智能。
- 5G 與 Wi-Fi 6 支援:支援 5G 雙卡、Wi-Fi 6、藍牙 5.3、NFC,提供更快速的連線體驗。
- 可修復性評分 8.4 分:略低於前代 Galaxy A55 5G 的 8.5 分,但仍具一定維修便利性。
- 上市時間:預計 2025 年 3 月中旬 在全球市場推出。
- 價格走勢:預計將 維持前代價格區間(8G+128G:NTD14,990 / 8G+256G:NTD15,990),未見明顯漲價跡象。
Google Pixel 9a:全面升級的中階之選(3 月發表)

- 提前上市:Google 這次選擇讓 Pixel 9a 提早上市,與以往 A 系列通常在 5 月的 Google I/O 大會前後推出的習慣不同,這款新機預計在 2025 年 3 月 19 日開放預購,並於 3 月 26 日正式發售。這一策略可能是為了讓 Google I/O 專注於軟體與 AI 相關的發佈,而非硬體產品。
- 升級硬體,提升續航與效能:Pixel 9a 在硬體方面迎來明顯提升
- 螢幕由 8a 的 6.1 吋提升至 6.3 吋 FHD+ Actua Display,峰值亮度可達 2,700nits,HDR 亮度則為 1,800nits
- 搭載與 Pixel 9 系列相同的 Tensor G4 處理器,並標配 8GB RAM,提供 128GB 或 256GB UFS 3.1 儲存空間
- 最令人驚喜的是 5100mAh 電池,成為歷來 Pixel 手機中電池容量最大的一款,比 Pixel 9 Pro XL 的 5060mAh 還要多
- 價格變動,256GB 版本漲價:128GB 版本的定價依舊維持在 499 美元,但 256GB 版本的價格則上調至 599 美元,比上一代 Pixel 8a 高出 40 美元。
- 重新設計相機模組:Pixel 9a 在設計方面帶來變化,特別是相機模組不再凸出,改為與機背平齊,使整體外觀更簡潔流暢。相機規格變動不大,主鏡頭改採 48MP Samsung ISOCELL GN8 感光元件,搭配 13MP Sony IMX712 超廣角相機,前置相機同樣為 13MP Sony IMX712。
- 軟體與 AI 功能:這款手機將預載 Android 15,並享有長達七年的 OS 和安全性更新,這點對於中階手機市場來說相當有競爭力。然而,進階的 Gemini AI 功能 並未內建,而是需要訂閱 Google One AI 進階版才能使用搜尋結果整理、電子郵件摘要等功能。
- 我們的想法
- 23W 有線充電仍然偏慢,希望 Pixel 9 Pro 能進一步提升。
- Google 在 2025 年仍使用 Gorilla Glass 3,且未支援 Qi2 無線充電,很可惜。
- 面對即將登場的 iPhone 16 SE 及 Samsung A55,Pixel 9a 在中階市場的競爭力仍有待觀察。
iPhone SE4:新一代平價 iPhone(3 月發表,最新消息 2 月中發布)




▲ 來源:gsmarena
- 上市時間:iPhone SE 4 預計將於 2025 年第一季或春季正式推出,可能會選在
3 月的蘋果春季發表會亮相(最新消息為 2 月中於官網發布)。根據目前的傳聞,蘋果似乎更傾向於 2025 年第一季發布這款新機。 - 外觀設計:iPhone SE 4 將徹底告別傳統的 Home 鍵設計,改為全螢幕設計,外型與 iPhone 14 十分相似。新機將採用平面金屬邊框與玻璃背板,質感更接近旗艦機型,並可能支援 Face ID 臉部辨識技術。
- 螢幕:新一代 iPhone SE 4 預計將配備 6.1 吋 OLED 螢幕,與 iPhone 14 相同。螢幕設計將包含傳統的「瀏海」造型,而非動態島,進一步提升視覺體驗並增加螢幕佔比。
- 相機:iPhone SE 4 的後置相機預計升級至 4800 萬畫素單鏡頭,相比前代 1200 萬畫素有顯著提升,將帶來更高的影像解析度與更出色的低光源拍攝表現。此外,這顆相機可能支援 Deep Fusion 技術和智慧 HDR,提高影像處理能力。
- 晶片與效能:預計搭載 A18 仿生晶片,與 iPhone 16 系列相同,並配備 8GB RAM,以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提供更強的 AI 處理能力。此外,蘋果可能會首次在 iPhone SE 4 中採用自研 5G 晶片,提高網路連線效率與穩定性。
- 其他規格:iPhone SE 4 可能會改用 USB-C 充電接口,取代原有的 Lightning 接口,順應蘋果近期的產品設計方向。此外,電池容量可能為 3279mAh,續航能力將有所提升。也有傳聞指出,新機可能加入動作按鈕,但尚未得到廣泛證實。
- 價格預測:雖然 iPhone SE 4 的規格提升明顯,但蘋果仍希望將其定位為平價機種,預計價格將維持在 500 美元以下,可能落在 499 至 549 美元之間(約新台幣 16,000 至 17,000 元)。
- 名稱可能變更:有部分傳聞指出,iPhone SE 4 可能會被命名為 iPhone 16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