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總裁兼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在 2025 年 COMPUTEX 發表主題演講,講述 NVIDIA 在 AI、機器人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最新進展。本篇整理演講中的重點,從產品、AI 基礎設施、機器人技術突破到與台灣產業的緊密合作,讓你快速了解 NVIDIA 如何重新定義全球科技的未來。
NVIDIA Constellation:全新台灣總部
發布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大家關切很久的 NVIDIA 全新台灣總部,黃仁勳宣布 NVIDIA 將在台北北投士林興建新總部 NVIDIA Constellation,以因應快速成長的業務與工程團隊需求,展現對台灣長期投資與合作的承諾。

NVIDIA 的 AI 基礎設施願景:從晶片到 AI 工廠
黃仁勳強調,NVIDIA 已從晶片公司轉型為全球不可或缺的 AI 基礎設施公司。他將 AI 比喻為繼電力、網際網路後的第三大基礎設施,也就是智慧基礎設施,預測未來十年,AI 將深入每個產業、地區與企業,成為社會運作的核心。

- AI 工廠的崛起:傳統資料中心已進化為 AI 工廠,以能源作為輸入,生成極具價值的 AI 代幣(tokens)。這些工廠將成為新興的兆元產業,NVIDIA 也正與全球夥伴合作,打造這些設施。
- 五年路線圖公開:NVIDIA 打破業界慣例,公開未來五年技術路線圖,幫助全球企業規劃 AI 基礎設施,包括土地、電力與融資等資源配置。
- 市場規模展望:從 1993 年 3 億美元的晶片市場,到如今兆元規模的資料中心,AI 基礎設施市場預計將達數兆美元,成為科技發展的新引擎。
多項產品與技術亮點
GeForce RTX 5060:AI 驅動的繪圖革命
NVIDIA 推出 GeForce RTX 5060,搭載 AI 技術 DLSS 4(深度學習超級採樣),只需要渲染 1/10 的像素,其餘都交給 AI 預測生成,實現即時光線追蹤的高幀率表現。此技術徹底改變電腦繪圖,ASUS、MSI 等品牌的新款 RTX 50 系列筆電也都支援。

CUDA-X 函式庫的重要性
黃仁勳強調其 CUDA-X 函式庫是其技術的核心。他說道:「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不停談論函式庫的技術公司。」這些函式庫使 NVIDIA 能夠加速各個領域的應用,如圖形計算、數值計算、5G/6G、基因組學、醫學影像、天氣預測、量子計算、深度學習、計算光刻等,並為 NVIDIA 開啟了新的市場。



Grace Blackwell 與 NVLink:超級運算新標竿
Grace Blackwell 是 NVIDIA 最新高效能運算平台,專為推理時間縮放(inference-time scaling)設計,支援 AI 推理與思考過程的大量 token 生成。
- GB300 升級:相較前代,GB300 提供 1.5 倍推理性能、1.5 倍 HBM 記憶體與 2 倍網路頻寬。
- 工程創舉:Grace Blackwell NVL72 包含 130 兆個電晶體、2 英里銅纜,與台積電、鴻海等台灣夥伴合作打造,展現台灣科技生態系的卓越能力。
- NVLink Fusion:全新 NVLink Fusion 技術允許企業打造半客製化 AI 基礎設施,整合 NVIDIA GPU、CPU 或第三方 ASIC,實現靈活的超大規模運算。







▲ 由於高功率密度 (每個機架 120 千瓦),整個系統都必須採用液體冷卻。



DGX Spark 與 DGX Station:讓 AI 超級電腦走入實驗室與辦公室

- DGX Spark:為 AI 原生開發者設計,提供 1 petaflops 運算力與 128GB 記憶體,適合原型開發與研究,預計數週內上市。
- DGX Station:桌上型 AI 超級電腦,支援 1 兆參數模型(如 Llama 70B),最大化單一電源插座的運算效能。



RTX Pro 企業伺服器:企業 AI 平台新核心

RTX Pro 企業伺服器與 Omniverse 專為企業 IT 平台打造,支援 x86 架構、傳統虛擬化技術(如 VMware、Kubernetes)以及 AI 原生應用。
- CX8 網路晶片:提供 800Gbps 東西向傳輸頻寬,加速 GPU 間的資料交換。
- 高效能表現:相較 Hopper H100,Blackwell 伺服器性能提升 1.7 倍,DeepSeek R1 模型更達 4 倍效能。





AI 資料平台與 IQ 查詢系統
NVIDIA 推出 AI 資料平台,以 GPU 取代 CPU 作為資料存取前端,支援語義查詢(IQ)。結合 Nemo Retriever 與 Llama NemoTron 模型,查詢速度快了 15 倍、準確率也提高 50%,合作對象包括 Dell、Hitachi、IBM 和 NetApp 等存儲大廠。


AIOPS:企業 IT 的數位員工管理
NVIDIA 提出 AIOPS 概念,模仿 HR 管理人類員工,AIOPS 將管理企業中的代理 AI(Agentic AI),負責資料整理、模型微調與安全性。合作夥伴包括 CrowdStrike、DataRobot、Nutanix、Red Hat 等。

機器人與物理 AI 的未來
代理 AI 與數位員工
黃仁勳定義代理 AI(Agentic AI)為能理解、思考並執行任務的「數位員工」,未來能協助處理行銷、客服甚至晶片設計等工作。面對 2030 年全球勞動力短缺 3000 至 5000 萬人的預測,這類 AI 將發揮關鍵作用。

物理 AI 與機器人學習

NVIDIA 開發物理 AI,讓 AI 理解物理世界(如慣性、摩擦、物體永恆性)。結合 Newton 物理引擎(與 Google DeepMind、Disney Research 合作,將於 7 月開源)與 Isaac Sim,機器人可在虛擬環境中學習技能。

- Isaac GROOT N1.5:開源機器人平台,包含 Jetson Thor 處理器與 Isaac 作業系統,已被下載超過 6000 次,廣受社群好評。
- GROOT Dreams:利用 AI 放大真人示範數據,生成大規模合成軌跡資料,減少人工示範需求,加速機器人技能學習。





人形機器人:下一個兆元產業
黃仁勳預測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因其能適應現有環境,無需全新基礎設施。NVIDIA 提供三層運算支援:AI 訓練、虛擬模擬與實際部署,推動機器人產業規模化。

台灣的關鍵角色:AI 超級電腦與數位孿生
台灣 AI 超級電腦計畫
NVIDIA 攜手鴻海、台積電及台灣政府,宣布在台打造首座巨型 AI 超級電腦,為台灣的 AI 研究、創業與產業提供世界級基礎設施。

數位孿生與智慧製造
台灣企業如台積電、鴻海、緯創、廣達、台達電等正利用 NVIDIA Omniverse 打造數位孿生,模擬並優化製造流程:
- 台積電:生成 3D 晶圓廠布局,模擬管線系統,節省數月時間。
- 鴻海、緯創、廣達:模擬新廠與產線,降低停機風險。
- 台達電:打造機器人化製造線,準備布局機器人時代。
- 高雄市:以數位孿生模擬城市情景,支援即時災害應變。


總結:AI 是機器人革命的起點

黃仁勳在 COMPUTEX 2025 的演講不僅展示 NVIDIA 的技術突破,更勾勒出 AI 與機器人改變世界的藍圖。從 AI 工廠到人形機器人,從企業 IT 轉型到智慧製造,NVIDIA 與台灣生態系的合作正引領全球科技新浪潮。未來,AI 將無處不在,而台灣將在這場革命中扮演核心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