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Air
- IPad Air 現在提供 11″ 和 13″ 兩種大小
- 兩種大小都是採用 Liquid Retina Display(螢幕更新率應該仍維持在 60Hz)
- 前鏡頭也改至長邊,更適合搭配 Magic Keyboard 進行視訊會議時使用
- 13 吋 iPad Air 的喇叭擁有更好的低音效果
- 一共四種配色:新藍色、新紫色、星光色、太空灰
- iPad Air 將搭載 M2 晶片,據說比 M1 快了 50%、比 A14 Bionic 快了三倍
- 仍可搭配巧控鍵盤以及 Apple Pencil 並支援懸浮功能
- 存儲空間從 128GB 起,提供 256GB、512GB、1TB
- 11 吋機型從 NTD19,900 起;13 吋則是 NTD26,900 起


iPad Pro
- iPad Pro 提供 11″ 和 13″ 兩種機型,並且變得更薄(蘋果說比 iPod Nano 還要薄),11″ 來到 5.3mm,13″ 更是只有 5.1mm
- 這次同樣只有兩種顏色,銀色及太空灰色

- iPad 首次使用 OLED 面板,並稱作 Ultra Retina XDR 顯示器。且因單層 OLED 亮度不夠,於是採用串連式雙 OLED 面板(蘋果稱之為 Tandem OLED),全螢幕的 SDR 和 HDR 亮度皆可達到 1,000nits、HDR 的峰值亮度則為 1,600nits。兩種大小的 iPad Pro 都會使用這個螢幕
- 當然 10-120Hz 的 ProMotion 自適應更新率也有延續下來
- 另外,還提供抗反射 Nano-texture 顯示器玻璃作為選配,不過要 1TB 以上才可以加購

- 另一個大重點就是跳過 M3 直接上 M4,採用第二代 3nm 技術打造。M4 新增了一個影像處理器(Display engine )來驅動雙 OLED 面板和 ProMotion
- M4 的 CPU 包含 4 個效能核心(p-cores)和 6 個節能核心(e-cores),比 M2 iPad Pro 快了 50%
- 還有 10 核心的 GPU,利用硬體加速實現網格著色(Mesh shading)和首次來到 iPad 上的光線追蹤技術,渲染效能比 M2 快了 4 倍。當然也有首次出現在 M3 的動態快取功能
- 能效部分,只需 M2 一半的功耗就能達到相同的效能
- 另一個亮點是 M4 的神經網路引擎,專為 AI 相關功能打造,蘋果也表示其他晶片商近期才開始在其架構中加入 NPU,蘋果可是已經使用神經網路引擎好幾年了,再次強調 M4 的神經網路引擎比現金任何 PC 上的 NPU 都要強大

- 這次在散熱部分也有所加強,在背板加入了石墨片幫助散熱,並在蘋果的 Logo 加入銅幫助導熱,整體比上代提升了 4 倍的散熱性能
- 再來是 iPadOS 可以符合調色所需的色準,也透過機器學習核心提升了 Shaper 3D、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 的性能。這次還有一個新的 APP 叫 Final Cut Camera
- 後鏡頭是一顆 12MP f/1.8 的鏡頭,再加上 LiDAR 和 TrueTone 閃光燈
- 12MP 前鏡頭同樣移至長邊
- USB-C 支援 Thunderbolt/USB 4
- 存儲最高可選到 2TB
- 11″ iPad Pro NTD34,900 起;13″ 則是 NTD45,900 起(行動網路版都要再加 NTD7,000)

全新巧控鍵盤
- 搭配這次的 iPad Pro 重新設計了全新的巧控鍵盤,同樣是懸浮的設計,但更輕薄
- 也加入 Fn 列按鍵,和更大的、支援 Haptic 回饋的觸控板。總之,蘋果宣稱搭配巧控鍵盤「就像在使用一台 MacBook 一樣」
- 同樣提供黑白兩種顏色,可以搭配銀色或太空灰色的 iPad Pro
- 適用 11″ iPad Pro (M4) 的巧控鍵盤售價 NTD9,890;13″ 則是 NTD11,690



Apple Pencil Pro
- 全新推出的 Apple Pencil Pro 加入了三個新功能
- 雙指按壓(Squeeze):Apple Pencil Pro 可感應到你雙指按壓的動作,隨即打開新的面板,方便你快速切換工具、線條粗細與顏色
- 側轉:全新陀螺儀(Gyroscope)讓你轉動 Apple Pencil Pro,就可精準控制各式硬筆和筆刷工具
- 觸覺回饋:特製的觸覺回饋引擎(Haptic engine),能讓你感覺到精準回饋,當你雙指按壓或點兩下時,會感到輕微震動以確認動作
- Pencil Pro 也支援 Find My
- 新的 iPad Air 亦可支援 Apple Pencil Pro 的功能
- 售價意外的很佛 NTD4,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