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360 將承擔 NCC 加收的 750 元審查費,完整解決方案出爐

隨著網購愈來愈普及,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從 Amazon、淘寶等海外電商購買 3C 產品。但從 2025 年 2 月 5 日起,針對從國外郵寄進口的「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NCC 將收取 750 元審查費。這項新政策引發了廣泛討論與爭議。本文將幫你釐清這項政策的由來、規定與爭議點,同時介紹 Insta360 官網訂購時遇到的費用問題及其最新解法。

背景說明:為什麼 NCC 要收取 750 元審查費?

新規上路與法規依據

NCC 表示,這項措施是依據《規費法》第 7 條,針對「為特定對象之權益辦理事項」徵收行政規費,以支應相關行政成本。近年來,民眾透過海外電商購買無線電信設備或低功率射頻器材的數量大幅增加,導致 NCC 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與資源進行審查。根據統計,2023 年相關審查案件達 2.5 萬餘件,2024 年更攀升至 4 萬餘件。

這樣龐大的進口量使得 NCC 每年必須投入大量人力和資源處理申請,750 元的審查費正是用以彌補這部分行政成本,同時確保國內電波秩序與無線通訊品質。

何謂「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指的是具有無線通訊功能,可能影響電波秩序的設備。常見品項包括:

  • 手機、平板(具備行動網路或 Wi-Fi 功能)
  • 無線耳機、無線麥克風、藍牙音箱
  • 遊戲主機(如 PS5、Switch)、VR 設備
  • Wi-Fi 分享器、智慧家庭設備(如智慧燈泡、智慧插座)
  • 無線攝影機、RFID 門禁卡、NFC 讀取設備、GPS 追蹤器等

簡單來說,只要是具有 Wi-Fi、藍牙、4G/5G、RFID、NFC、Zigbee 等技術連線的設備,都可能受到 NCC 的管制。

哪些情況需要繳納 750 元審查費?

需要繳費的情況

只要你是透過海外電商或委託親友代購,並以郵寄方式將產品寄回台灣,若屬於「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就必須支付 750 元審查費。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方式是依照報關單計算,不論報關單內包含幾部設備(每單最多兩件),僅收取一筆 750 元費用。

以下情況可免除支付審查費

  • 親自攜帶入境:回國時隨身攜帶,數量在 5 台以下。
  • 國內購買後送修寄回:只要能提供在台灣的購買證明。

Insta360 案例:海外訂購與 750 元審查費的最新解法

近期,有網友發現透過 Insta360 官網訂購商品,由海外發貨時同樣會被徵收 750 元的 NCC 審查費。針對此問題,有消費者向 Insta360 官方客服詢問,客服回覆如下:

Insta360 回應:「抱歉給您造成了不便,NCC 審查費用由我們承擔,您無需支付。」

不過,留言區也有消費者表示:「目前先吸收,商品以後就會漲價?」,關於這一點還有待觀察。我們也實際詢問 Insta360 官方人員,他們提供了目前的完整解決方案:

  1. 已自行繳交審查費的客戶:請提供支付憑證,官方將根據憑證進行退款。
  2. 在途未清關成功的包裹:近期將主動發送郵件通知,告知相關費用將由貨運代理協調代繳,如客戶有進一步諮詢,無需重複支付。
  3. 後續包裹:倉庫會嘗試與 DHL 溝通代繳。如遇客戶詢問審查費問題,也將告知貨運商進行代繳,消費者無需重複支付。

審查費的收取流程

當你收到海外進口商品時,通常流程如下:

  1. 報關單處理:以報關單為單位計算,最多兩件算一筆。例如,購買兩副無線耳機且在同一張報關單上,只需繳交一筆 750 元審查費。
  2. 文件上傳:需上傳自用切結書、產品規格及購買資訊等文件。
  3. 清關後付款:目前多是由快遞公司代收。快遞公司通常會在清關後通知並代收 750 元審查費,完成自用聲明後再進行配送。

爭議點與民眾反應

此政策一出,引發不少爭議:

  • 增加網購成本:對於價格較低的 3C 產品,750 元可能顯得過高,影響購買意願。
  • 管制水貨疑慮:有觀點認為,此舉除了彌補行政成本外,也可能用來打擊水貨市場,且不應該把對廠商的管制,影響到自用的消費者。
  • 到底要做什麼審查:部分民眾質疑審查過程不夠公開透明,繳了 750 元到底是有沒有做檢查,還是只有資料的核對?有待 NCC 說明。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反對:部分民眾認為這項政策造成不便,並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連署反對,僅一天即達標。

NCC 的回應與解釋

但 NCC 強調,此舉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內電波秩序與無線通訊品質,確保所有進口設備均符合規定,不會對公共安全產生影響。

  • 維護電波秩序:NCC 強調,制定相關法規是為了維護國內電波秩序,避免不符合台灣無線電頻段及發射功率規定的射頻器材干擾警察、消防、機場等無線電通訊。
  • 不會影響市售價格:NCC 指出,銷售業者並非以自用名義進口商品,因此無須繳納審查費,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販售價格。
  • 750 元為行政成本:NCC 解釋,這筆費用是用來支付人力、水電、資訊系統維護等行政成本。
  • 已依法辦理預告與說明會:NCC 表示,相關法規已於 2023 年 7 月預告修正,並於 2024 年 2 月發布施行。

NCC 於臉書回應 11 點 QA 簡化版

  1. 個人自帶入境的第二級射頻產品需不需要繳審查費?
    不用,個人自攜產品按原規定,不收此費。
  2. 產品故障出國維修,再帶回來供自用,需不需要繳審查費?
    不需,但必須附上維修單或相關證明。
  3. NCC 如何審查並收取審查費?
    進口人需上傳自用切結書、產品規格與購買資訊,NCC 線上審查產品的無線技術及資料無誤後,再通知海關放行。
  4. 進口人已繳關稅,為何還要收審查費?
    審查費是補貼 NCC 審查所需的人力和系統成本,與關稅無關。
  5. 收審查費會不會影響國內 3C 產品價格?
    不會,因為銷售業者大量進口不需要繳此費,市場價格不會因此調整。
  6. 價值不到 1000 元的產品也收 750 元審查費合理嗎?
    審查費是固定成本,用於審查產品是否符合規定,與產品價格無關。
  7. 為什麼以前進口不收審查費,現在卻收了?
    由於近年進口案件激增,審查工作量大增,所以依規費法新增了此費用。
  8. 為什麼自行攜帶和郵寄的產品待遇不同?
    自攜入境無法現場審查,僅要求切結;郵寄則需事先審查以確保不干擾電波。若有干擾問題,NCC 會處理。
  9. 如何區分「自用」與「非自用」?
    進口人需提供產品規格和自用切結書來證明貨品屬自用,違反切結則會有法律責任。
  10. 從國外買手機選國際快遞寄回台灣算不算「郵寄」?
    算,NCC 依關務資料辦理,不會區分郵寄或國際快遞。
  11. 一件 750 元是怎麼算?買兩個耳機就是 1500 元嗎?
    審查費按報關單計算,一筆報關單最多可包含兩件產品,只收 750 元,而非每件 750 元。